“中国好生态”贵州系列活动之三---荔波中国生态志愿者之家启动仪式暨中国生态志愿者宣言
2017-10-25 11:30:01 来源:

7月16日
这次论坛由荔波县委、县政府主办,人民网舆情检测室、贵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支持,中国林业生态旅游委员会、中国生态原产地保护联盟、中国生态志愿者服务中心、浩仁元泰集团、上海莱芙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亿隆之家(贵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协办。以下是中国生态志愿者联盟荣誉副主席孙建大会发言全文: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朋友:大家好!
在7月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系列活动期间,今天我们千名生态志愿者来到这地球绿宝石,齐聚在美丽和谐的荔波,一起畅谈“中国好生态”,无论大家从事的是何种工作,今天,我们在这里,就只有一个身份,那我们都是“中国生态志愿者”。“中国好生态”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愿望。在座的朋友们来自祖国四面八方,与荔波的绿水青山相比大家现在居住的城市或者自己的家乡有没有雾霾,有没有蓝天、绿水、净土,再回想一下曾经有过的蓝天白云随处可见、青山绿水相依相伴,失去的东西会使人们更加醒悟和珍惜,想必大家现在对保护生态、提高我们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要感觉到更加迫切。
“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是我们中国“家喻户晓,老少皆知”的名言,这一概念,也已深入扎根在好几代人的头脑里,回响在几代人的耳畔间,多少人沉浸在我国“地大物博”的豪华梦里,为我国的“地大物博”而沾沾自喜、自豪不已,但随着近年来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不知不觉之间我们很多地区蓝天突然变成了雾霾、青山变成了秃山、绿水变成了污水、食品变成了毒品,一系列的不理解让我们必须深刻的反思。我们突然醒悟,当我们国家“地大物博”的分子遇到“人口众多”的分母突然就变成了“地大物薄”。当总量遇到人均,资源丰富变成稀缺,大国还是大国,但人均资源占有量非常微小,我国人均淡水资源量在世界50位以后,土地、耕地、森林等资源远远排在100位以后。中国“世界工厂”的桂冠,其实也是能源和污染为代价换取的名号,也是一场拼环境和资源的战争。而且我们紧张的资源遇到了粗放发展,自然资源遭受到不顾后果的掠夺式“大开发”,我们中国人口占全球1/5,单位GDP的能耗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6倍,甚至是印度的2.8倍。能源及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导致近年来中国环境急剧恶化。目前,我国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地退化在加剧,很多人喝不到干净的水,呼吸不到清洁的空气。根据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对物种灭绝速度进行了估测,现今地球每小时就有3种生物灭绝。在地球的演变史上,生物经历过5次自然大灭绝。现在,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地球正在进入第六次大灭绝时期。物种灭绝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了1000倍,植物生存环境被破坏、气候变化、外来物种入侵、自然资源过度使用和污染等因素,造成许多物种灭绝或濒临灭绝。到21世纪末,预计全球变暖会导致1/2的植物面临生存威胁,超过2/3的维管植物可能完全消失。
毛主席曾经说过“我们中国是世界上最大国家之一,在这个广大的领土之上,有广大的肥田沃地,给我们以衣食之源;有纵横全国的大小山脉,给我们生长了广大的森林,贮藏了丰富的矿产;有很多的江河湖泽,给我们以舟楫和灌溉之利;有很长的海岸线,给我们以交通海外各民族的方便。从很早的古代起,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殖在这块广大的土地之上。”近年来由于人口增长的需要,我国用占世界约7%的耕地养活着约占世界21%的人口,粮食生产上的确取得了多连增,但我们占世界7%的耕地却超标准使用了世界上33%的肥料,化学农药、除草剂、畜牧业的抗生素、激素使用量均高于平均水平,化学农业发展模式让我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很多地区肥田沃地已经板结、广袤的森林已经退化,江河湖泽已经污染萎缩,我们的海岸线,被外国列强窥视,我们的南海被非法侵占。资源瓶颈制约作用已逐步显现,粗放型发展经济触发了大量的生态环境问题,对生态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自然生态和资源环境经受前所未有的压力,大肆开采,乱填乱挖以及企业的污水肆意排放等诸多环境问题凸显,自然和现实给了我们严重的教训。食品安全事故频发、洪涝旱灾频繁发生、水土气声形成立体污染、荒漠化石漠化严重、生物多样性锐减、严重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对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把生态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建设的全过程之中。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是中华民族的生态文化传统,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是人类社会关注的问题,我们前人处理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智慧值得我们借鉴。传统的人文生态、耕育文化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中和深入认识,形成了以自然生态为核心,以自然过程为重点,以满足人的合理需求为根本,寻求人与自然最协调的共生模式。和谐共生的自然观与行为准则共同形成整体人文生态系统,体现出协调的自然生态伦理、持续的生产价值伦理和和谐的生活伦理,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共赢。因此生态保护不能仅靠政府,还要靠社会、团体和我们每一个人,大家树立生态保护意识,从身边做起、点滴做起、小事做起,从小养成对生态保护的观念、习惯和行为。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教育部、财政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妇联等8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该意见指出志愿服务组织是以开展志愿服务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是汇聚社会资源、传递社会关爱、弘扬社会正气的重要载体,是形成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社会风尚的重要力量。为了更好的建设美丽中国、生态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迫切的需要这样一个志愿服务组织来大力推动生态环保工作的社会化发展,更广泛的动员全社会公众参与生态保护。因此,我们成立了“中国生态志愿者”联盟,这是所有中国生态志愿者之家!也是全世界生态志愿者之家!中国生态志愿者联盟联合中国林业生态旅游委员会、中国生态保育联盟、中国生态原产地保护联盟等单位发起组织的生态公益组织,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五项工作:(1)建立一个家。即“中国生态志愿者之家”,号召全国乃至全世界生态志愿者们对周边环境开展水土气声立体污染防护与监控,还我宁静、整洁的空间。(2)建设二个保护工程。开展“保护绿水青山、保护生态原产地”的双保工程公益活动,为实现天更蓝、山更清、水更秀的优美环境目标而奋斗。(3)培养“三个一”的生态习惯。从节约身边“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三个一做起,呵护“一根草、一棵树、一克土”,生态问题的最终解决,要通过生态人文精神的培育,并将其植入日常生活,促进国民培养“生态生活、生态消费”习惯,重建人与自然的亲缘关系。(4)开展四项活动。评选“中国好生态”、树立生态保育意识、普及耕育文化、促进生物多样性恢复。(5)建立五个体系。即中国“生态产品、生态品牌、生态产业、生态旅游、生态经济”生态融合体系 ,实现生态精准扶贫和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体系。成立中国生态志愿者联盟,建立中国生态志愿者之家,其目标正是为保护地球母亲而贡献中国生态志愿者的力量。
“成由节俭败由奢”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古训,我们生态志愿者保护的生态系统包括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社会中最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文化,更是自然的和生态的文化,也是耕育农业社会的产物,已经成为现代文化的基石。基于这样的自觉和共识,我们“生态志愿者”将积极动员青少年儿童及全体民众主动参与保护环境和生态发展。同时,我们“生态志愿者”也应当成为带动全社会生态保护的活跃因子,勇于担当,带头倡导三生和谐发展观,率先践行生态生活、生态消费方式。要从周边抓起,从青少年儿童抓起,灌输一种资源匮乏的紧迫感,让他们从小就养成珍惜资源、节约利用、爱护环境的理念,而不是盲目去培育“地大物博”的虚荣心。美国以占世界5%不到的人口,却消耗着世界25%的能源,美国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模式,如果大家都按这个模式对待资源、环境,地球将不可承受。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早在两千多年前,荀子在《天论》中就曾提出节俭,目前我国正在加快建立生态保育社会,国民的生态危机意识与耕育文化观念告诉我们,应当坚持生态是资源、生态是生产力,把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三型社会的要求落到实处。从现在做起,从你我他做起,生态消费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时时、事事养成保护生态生活好习惯,时时、处处倡导生态消费新风尚,身体力行投身于祖国生态保护事业中去。
朋友们、同仁们、志愿者们,保护地球生态是全体“地球公民”的共同责任,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践行生态责任、人人都做生态志愿者,为自己、为子孙留下永远的蓝天和世代永续的净土,让中国生态志愿者在走向世界的征途中熠熠生辉!
我们的口号是:我自豪,我是中国生态志愿者!
最后我宣布:中国生态志愿者联盟正式成立、中国生态志愿者荔波之家正式启动。
唐国强祝福荔波
转载请保留本文网址链接http://www.gjzjsb.com/2016/0717/510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