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半岛城市群和省会城市群一体发展规划
2011-10-09 16:22:29 来源:
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后,省黄三角建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认真落实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和姜大明省长关于黄三角建设“抓紧干起来”的指示精神,紧紧围绕港口建设、园区建设、生态建设、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和政策支持等重点工作,按照“整体工作全面部署,重点起步,避免平推平拥;项目建设批次安排,重点落实,避免全面开花;政策支持深入研究,重点突破,避免久不见效;难点重点全力攻关,重点推进,避免影响全局”的总体思路,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实实在在干起来,全力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
省科技厅:(一)搞好相关专项规划。与黄三角六市政府共同编制了《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规划(2009-2014)》。牵头编制《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科技发展规划》和创新平台建设,近期拿出初稿。(二)加快建设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研究院采取“法人化注册,市场化运作”的运行机制,努力打造引领国内可持续发展领域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企业孵化、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集聚的国家级重点科技创新平台。研究院已纳入省政府与科技部工作会商的主要内容。2.5万平方米的一期工程将于年内完成建筑主体。(三)组织实施“五个一工程”,着力解决发展中的科技问题。重点抓攻克一批制约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的核心技术,包括高效生态农业、暗管改碱、生态保护、水资源高效利用、造纸行业节能减排、灌区节水改造等技术;培育一批“低能耗、低排放、低资源依赖”型的科技示范企业(简称“三低”科技示范企业);建设一个高效生态经济技术创新示范基地,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产业;成立一个区域互动的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同推进该区域高效生态经济的发展。(四)成立了可持续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积极组织推动大学、科研机构与实验区企业联合成立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积极申报上升为国家产业联盟,为下一步以联盟形式创新运行机制,实现产学研密切结合,推动实验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五)加快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相关工作。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申报国家级实验区已获批。目前,正在按照科技部要求,编制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上报科技部。
省财政厅:结合省委“转方式、调结构”课题研究,围绕推进全省财源建设工作,在以下五个方面,加大对黄河三角洲地区政策扶持力度。(一)健全投融资保障机制。一是根据中央对黄河三角洲产业投资基金审批进展情况,省财政将积极筹措资金,与相关市县政府以及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共同注资,支持设立“黄河三角洲产业投资基金”,为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二是配合金融管理部门,积极创造条件加快“黄河三角洲发展银行”组建步伐。待中央批准后,省财政将给予适当资金支持,促进区域银行壮大发展。(二)支持区内县域经济发展。一是对黄河三角洲地区欠发达县有潜力、有市场、有效益的高效财源项目,省财政可在资金周转上给予支持。二是建立省级产业转移引导奖励机制。对东部市县政府支援欠黄河三角洲欠发达县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超过一定规模的,省财政给予奖励;对东部企业投资落户区内欠发达县省级开发区的大项目,省财政给予贷款贴息支持。三是积极争取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外国政府优惠贷款,支持规划内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特色工业园区和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公益事业发展。(三)完善财政激励保障机制。在一定时期内对黄河三角洲地区县(市、区)上缴省级的营业税、所得税增幅超过一定比例的部分,省财政将给予返还,用于区内各县建立经济结构调整资金。另外,在积极争取将我省重点生态区域纳入中央主体功能区转移支付范围的同时,省财政拟先期对黄河三角洲区域内的禁止或限制开发地区,探索建立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支持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四)做好新老政策衔接工作。为进一步支持黄河三角洲地区加快发展,对执行效果较好的政策,初步考虑适当延长执行期限,并加大实施力度。比如,矿产资源补偿费省级返还比例提高到40%、引进急需人才省级专项资金、留学回国人员工资省级资助政策等。同时,在教育、卫生、农业、社保等民生事业方面,省财政将继续加大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支持力度。
省金融办:(一)尽快出台并落实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的具体措施。起草制订了《金融支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政策措施》,现已呈报省政府研究。(二)积极开展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研究制定“黄三角”区域金融业发展规划,争取6月底形成规划草案。(三)协调八家银行加大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信贷投放。提高信贷审批权限,争取信贷规模,确保今年对该区域的信贷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增幅2个百分点。一季度末,八家银行在黄河三角洲区域贷款余额2030.4亿元,较年初增加202.1亿元,增长11.1%,是全省贷款平均增幅的1.8倍。(四)加快推进区域金融改革发展。一是今年重点支持中信银行、华夏银行等在区域内设立分行。二是支持东营市商业银行增资扩股,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并适时更名为黄河三角洲银行;三是积极推动区域内符合条件的农村信用社进行银行化改革。四是协调有关单位,共同发起设立黄河三角洲开发投资公司。五是优先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每个县(市、区)及四个临港产业区至少设立1家小额贷款公司。六是加快在产业基金、私募基金、股权交易、金融租赁、信托投资等方面进行金融创新,打造“黄三角”金融创新试点先行区。七是选择黄河三角洲地区3个县作为“金融创新试点县”,重点在金融机构设立、保险业务拓展、企业上市、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担保体系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五)积极组织召开项目对接会。一是银企项目对接会。由省发改委、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办公室,筛选黄河三角洲各市县上报的项目,选取论证充分、手续完善的优质重点项目,向八家银行集中推介,进行项目对接。二是金融租赁项目对接会。协调各家已经开展金融租赁公司试点的银行(国开、工、建、交以及《协议》之外的招商、民生),推动各银行金融租赁公司与我省开展合作。三是金融创新交流会。召开一次金融创新交流会,探讨银行信贷业务与产业基金和私募基金开展合作、创新投融资模式等。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一)制定《山东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专项规划编制方案》,确保按时、高效、优质完成专项规划编制和重点政策研究工作。(二)积极组织实施黄河三角洲地区引进发展急需人才项目申报工作。对规划区内所有县(市、区)截止2009年底的相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组织实施2010年度黄河三角洲地区引进发展急需人才项目工作。积极与部里进行协调沟通,在人才培养、智力引进等方面争取部里的更大扶持和政策突破,力争5月底前有所进展。
省农业厅:(一)积极向农业部争取两项政策。即积极做好东营和滨州两市的高效生态农牧业(畜牧业)示范区的申报工作,争取在滨州和东营地区建设两大国家现代农牧业示范区;争取在寿光市建立国家级蔬菜种业基地。(二)全力做好相关经贸活动。积极争取每两年在黄河三角洲地区举办一届高效生态农业经贸洽谈会。做好首届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经贸洽谈会相关工作,按照要求做好嘉宾邀请及各项服务工作。同时,指导黄河三角洲各县市、县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一)以东营垦利现代生态渔业示范区为龙头,全面实施标准化生态鱼塘整理工程。目前三角州地区已整理改造老旧池塘18万亩,新开发高标准池塘9万亩,投入资金达5亿多元,其中省级以上投资6650万元。(二)按照姜省长“积极安排一批绿色种植业、生态渔业示范项目”的要求,计划在东营、滨州两地,建设2处集中规模20万亩以上,6处集中规模10万亩以上的养殖设施标准化、养殖技术现代化、管理运营工业化的水产健康养殖园大项目。(三)加快推进东营中心渔港、寿光中心渔港、莱州一级渔港、沾化一级渔港、广利一级渔港建设,争取年内完工投入运营。项目总投资2.2亿元,其中省级以上投资1.1万元。(四)今年计划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增殖放流鱼、虾、蟹、贝等苗种11亿单位,建设保护区4000公顷,投放人工鱼礁4.5万空方,营造海洋牧场150公顷。总投资1亿多元,其中省级以上投资 3500万元。(五)全面启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现代渔业发展规划》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海洋环境保护与修复规划》,目前规划编制工作进展顺利。
省环保厅:(一)做好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确定了COD、氨氮、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10年下降比例等8项考核指标,以及单位GDP水耗、单位GDP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等17项控制指标。(二)确定研究提出了在黄河三角洲区域实行排污权挂牌交易的工作思路与方案,为下步起草相应管理办法做准备,推进生态修复,促进环境质量改善。(三)以确保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质量不下降为目标,组织各处室分析、研究提出了黄河三角洲发展过程中流域治理、生态补偿等方面的环保政策。(四)启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环境承载力研究工作。
省统计局:(一)尽早建立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统计监测制度。目前已初步选定了反映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的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投资、贸易、财政、进出口、在岗职工工资、农民收入等指标纳入监测范围,同时进一步研究建立年度统计监测制度。(二)加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分析研究工作。从全国区域发展战略出发,从全省区域发展的重点出发,不断开阔思路、放宽眼界,注重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相结合,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搞好分析服务,提供咨询建议。
省畜牧兽医局:(一)完善专项规划。继续修改完善黄河三角洲生态畜牧发展规划。完成畜牧专项规划的修编与评估论证,按要求及时报送畜牧专项规划。(二)搞好政策争取工作。学习借鉴重庆市政府与农业部共建重庆现代畜牧业示范区的经验, 3月3日到农业部进行了专题汇报,加快推进山东与农业部共建黄河三角洲现代畜牧业开发区。(三)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编制黄河三角洲畜牧业投资指南。以重大项目建设为载体和抓手,全力推进现代畜牧业基地建设。目前,已引进了印尼佳发集团、瑞润集团、珠海鹤洲集团、六和集团等大型企业落户。
山东黄河河务局:(一)加大黄河口治理力度,提高三角洲地区防洪减灾能力。加快《黄河河口综合治理规划》修改完善工作,尽快完成《黄河河口综合治理规划》成果上报审批。(二)全面贯彻落实《黄河河口管理办法》,督促国家发改委尽快审批《黄河河口近期治理防洪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全力推进标准化堤防建设,做好黄河河口治理、开发与保护,保障黄河防洪、防凌安全。
转载保留网址链接http://www.gjzjsb.com/2011/1009/1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