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科院承担上海市重大建设工程补偿生态修复资金专项开展水域生态修复
2011-12-21 14:30:22 来源:
此次启动的“长江口青草沙水库邻近水域生态修复专项”为期5年,资金主要来自上海青草沙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和上海东海风力发电有限公司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上海东海大桥100兆瓦海上风电示范项目的3350万元补偿生态修复资金。项目将通过重要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栖息地修复、构建新型渔礁等措施,恢复传统渔业资源、保持渔业生产稳定、保护濒危物种,为青草沙水库邻近水域水生生物营造良好栖息环境,稳定水生生物群落结构,为长江口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生态保障。
为科学高效地实施本次大规模亲蟹放流,东海水产研究所联合相关单位,研制了专用的亲蟹放流专利装置,这是我国首次采用专用装置实施亲蟹电动循环持续放流。本次放流的中华绒螯蟹是“长江口青草沙水库邻近水域生态修复专项”中重要渔业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的主要对象之一。今后在专项实施期间,将继续在科学调查的基础上,开展针对性地大规模放流活动,放流对象除中华绒螯蟹外,还将包括中华鲟、刀鲚、银鱼、淞江鲈、菊黄东方鲀、脊尾白虾、底栖贝类等长江口本地种。
为科学有效地评估放流效果,本次共对1万只亲蟹进行了标记放流,旨在通过对标记蟹捕获点的采集、研究,获得放流亲蟹的洄游路线、洄游速度、对产卵场环境的选择与适应以及放流群体对野生群体的贡献率等科学数据。据此,用于指导制定科学的放流技术方案和产卵场保护措施,包括确定放流时间、地点、方法、数量,产卵场精确位置、环境条件,放流亲蟹繁殖性能评估,入海亲蟹保护期、保护路线、产卵场保护期等。这些成果将为设立长江口中华绒螯蟹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目前,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的效果评估仍然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通过专项的实施,有望在亲蟹增殖放流效果评估上取得突破,并对全国乃至全球的水生生物放流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价值。
本次活动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和上海青草沙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上海东海风力发电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渔政监督管理处、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承办。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农业部东海区渔政局、中国水产学会、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市渔港监督局等单位的有关领导出席了专项启动仪式,并与志愿者一起参加了放流活动。
转载保留网址链接http://www.gjzjsb.com/2011/1221/2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