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安徽省2012年农业“三品一标”品牌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2012-05-10 09:16:36 来源:
中咨国业工程规划设计(北京)有限公司 国家级科研单位控股企业 国家甲级工程咨询资质 (专业编制可研报告、节能评估报告、产业发展规划、资金申请报告),咨询电话:400-001-2230。
各市农委,合肥市畜牧水产局、阜阳市畜牧兽医局,广德县、宿松县农委:
为加强“三品一标”监管,提升“三品一标”品牌公信力,充分发挥“三品一标”在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示范带动作用,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2年“三品一标”品牌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农办质[2012]14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安徽省2012年农业“三品一标”品牌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地认真贯彻落实。
为加强“三品一标”监管,提升“三品一标”品牌公信力,充分发挥“三品一标”在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2年“三品一标”品牌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农办质[2012]14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和“三品一标”管理规定,以“着力强化产品质量监管,不断提升品牌公信力”为主题,严格生产管理、产品认证和证后监管,强化退出机制,加强品牌宣传,实现“三品”产地环境洁净化、生产过程标准化、包装标识规范化、监督管理制度化,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促进农业产业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提升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意识和标准化水平,实现获证单位100%承诺、100%自查,100%落实内检员,100%实现生产有规程、过程有记录。
(二)确保“三品一标”认证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检查员100%签订责任书。
(三)加大证后监管力度。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强化不合格产品退出机制并对外公告。
(四)提高规范用标水平。依法查处伪造、冒用、超范围、过期使用标志的行为,大幅提高“三品一标”的公众认知度和美誉度。
三、工作措施
(一)从严规范认证管理。坚持“从严从紧、积极稳妥”原则,严格执行“三品”认证标准和程序,严把认证认定准入关,确保认证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一是严格审查申请主体的资格。在具备一定规模、生产能力和成熟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选择信誉高、效益好、带动作用大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以及农业园区作为申报主体,促进“三品一标”产业的整体升级。二是强化检查员注册管理。建立检查员责任考核机制,开展检查员、监管员等各类技术培训活动,提高检查员、监管员业务素质。三是加强服务指导。坚持“先培训后申报”制度,并加强“三品一标”产品生产全过程的指导。
(二)加强获证产品的质量监管。以“三品一标”产前产中产后全程质量控制为主线,按照“产品质量可靠、使用标志规范”的目标,加强“三品一标”生产全过程监管。一是推行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所有获证单位均应与省级“三品一标”工作机构签订向社会保证质量和规范使用标志的承诺书,县级以上“三品一标”工作机构应当督促获证单位切实履行承诺,建立获证单位诚信档案,实施分类管理。二是推行年检制度,加强对获证产品的实地督导。结合属地管理,重点检查获证单位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操作、档案记录、产品检测以及标识使用等环节。三是建立 “三品一标”监督抽检制度。将“三品一标”农产品全部纳入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例行监测、监督抽查和执法检查范围,加大抽检比例和频率。四是加强用标管理,开展市场跟踪监察。今年要加大对“三品一标”用标情况和假冒行为的检查力度,各市跟踪检查的经营单位不得少于5家。五是建立退出机制和举报投诉制度。对在执法检查和产品质量抽检中判定不符合“三品一标”质量要求的,一律淘汰出局,并在有关媒体上进行公告。建立举报投诉制度,县级以上“三品一标”工作机构应当有专人负责受理举报、投诉事宜,确保处理渠道畅通,程序规范。
(三)提高认证产品标准生产管理水平。以提高“三品一标”获证单位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提高“三品一标”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为主线,加强源头管理。一是推广“三品一标”标准化生产技术。按照“三品一标”质量标准,结合我省生产实际,制定主要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组织开展“三品一标”技术示范推广活动。二是加大培训力度。针对获证单位的内检员、技术人员、种植大户等,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培训,提升生产者“三品一标”标准化生产技能。三是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推行基地投入品“统一购买、统一使用”的管理模式,实行农用生产资料种植基地准入和专供制度、生产基地建档立卡制度;统一记录格式,严格生产记录的填写和保存。四是推行“五个一”制度。督促“三品一标”获证单位建立“一个规程、一套记录、一个追溯平台、一个承诺、一个内检员”,提高企业自律,落实企业责任。
(四)做好认证产品的宣传推介和市场开拓。坚持以品牌拓市场,以市场促生产,发挥有形市场对产业的拉动作用,提升品牌美誉度。一是加大“三品一标”宣传力度。通过报刊、电视等各类媒体和会议、展销以及印发资料、咨询等多种形式,宣传、普及“三品”知识,营造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二是开展各种推介活动。积极组织参加各种展会,充分利用展览交易会、对接会、推介会等多种形式,宣传“三品一标”发展成果,拓展消费市场,培育市场品牌。三是发展“三品一标”营销网络。支持各地建立“三品一标”物流配送中心、发展专业性“三品一标”流通营销企业、直销连锁超市,构建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三品一标”营销网络。
四、主要活动
(一)4月,制定“三品一标”品牌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二)5-6月,举办全省检查员、监管员培训班,启动全省“三品一标”企业内检员培训和“三品一标”生产规程宣贯活动;
(三)5-8月,配合农业部开展认证工作质量督导检查;
(四)7-10月,对重点地区、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开展获证产品专项检查;
(五)5-12月,开展“三品一标”专项抽检、“三品”例行监测;
(六)9-11月,组织获证单位参加2012年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展示“三品一标”成果;
(七)12月,对全年“三品一标”品牌提升行动进行总结。
五、组织措施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各级农业部门要充分认识“三品一标”品牌提升行动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把“三品一标”品牌提升行动列为重点工作,切实加强领导,统筹协调推进。
(二)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各级农业部门要按照我委统一部署,根据各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突出重点活动,明确工作进度和时间,落实分工和保证措施,确保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三)加强宣传和信息报送。各级农业部门要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及时宣传报道行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和重大成效,加强正面宣传和引导。请各市于5月10日前将实施方案报省农委质监处,并从5月份开始,每月25日前报送一次进展情况。联系电话、传真:0551-2666769,邮箱:ahncpzljg@126.com,同时报送省绿色食品办公室和省农业生态环境总站。
为加强“三品一标”监管,提升“三品一标”品牌公信力,充分发挥“三品一标”在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示范带动作用,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2年“三品一标”品牌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农办质[2012]14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安徽省2012年农业“三品一标”品牌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地认真贯彻落实。
二0一二年四月十三日
安徽省2012年农业“三品一标”品牌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为加强“三品一标”监管,提升“三品一标”品牌公信力,充分发挥“三品一标”在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2年“三品一标”品牌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农办质[2012]14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和“三品一标”管理规定,以“着力强化产品质量监管,不断提升品牌公信力”为主题,严格生产管理、产品认证和证后监管,强化退出机制,加强品牌宣传,实现“三品”产地环境洁净化、生产过程标准化、包装标识规范化、监督管理制度化,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促进农业产业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提升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意识和标准化水平,实现获证单位100%承诺、100%自查,100%落实内检员,100%实现生产有规程、过程有记录。
(二)确保“三品一标”认证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检查员100%签订责任书。
(三)加大证后监管力度。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强化不合格产品退出机制并对外公告。
(四)提高规范用标水平。依法查处伪造、冒用、超范围、过期使用标志的行为,大幅提高“三品一标”的公众认知度和美誉度。
三、工作措施
(一)从严规范认证管理。坚持“从严从紧、积极稳妥”原则,严格执行“三品”认证标准和程序,严把认证认定准入关,确保认证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一是严格审查申请主体的资格。在具备一定规模、生产能力和成熟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选择信誉高、效益好、带动作用大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以及农业园区作为申报主体,促进“三品一标”产业的整体升级。二是强化检查员注册管理。建立检查员责任考核机制,开展检查员、监管员等各类技术培训活动,提高检查员、监管员业务素质。三是加强服务指导。坚持“先培训后申报”制度,并加强“三品一标”产品生产全过程的指导。
(二)加强获证产品的质量监管。以“三品一标”产前产中产后全程质量控制为主线,按照“产品质量可靠、使用标志规范”的目标,加强“三品一标”生产全过程监管。一是推行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所有获证单位均应与省级“三品一标”工作机构签订向社会保证质量和规范使用标志的承诺书,县级以上“三品一标”工作机构应当督促获证单位切实履行承诺,建立获证单位诚信档案,实施分类管理。二是推行年检制度,加强对获证产品的实地督导。结合属地管理,重点检查获证单位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操作、档案记录、产品检测以及标识使用等环节。三是建立 “三品一标”监督抽检制度。将“三品一标”农产品全部纳入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例行监测、监督抽查和执法检查范围,加大抽检比例和频率。四是加强用标管理,开展市场跟踪监察。今年要加大对“三品一标”用标情况和假冒行为的检查力度,各市跟踪检查的经营单位不得少于5家。五是建立退出机制和举报投诉制度。对在执法检查和产品质量抽检中判定不符合“三品一标”质量要求的,一律淘汰出局,并在有关媒体上进行公告。建立举报投诉制度,县级以上“三品一标”工作机构应当有专人负责受理举报、投诉事宜,确保处理渠道畅通,程序规范。
(三)提高认证产品标准生产管理水平。以提高“三品一标”获证单位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提高“三品一标”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为主线,加强源头管理。一是推广“三品一标”标准化生产技术。按照“三品一标”质量标准,结合我省生产实际,制定主要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组织开展“三品一标”技术示范推广活动。二是加大培训力度。针对获证单位的内检员、技术人员、种植大户等,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培训,提升生产者“三品一标”标准化生产技能。三是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推行基地投入品“统一购买、统一使用”的管理模式,实行农用生产资料种植基地准入和专供制度、生产基地建档立卡制度;统一记录格式,严格生产记录的填写和保存。四是推行“五个一”制度。督促“三品一标”获证单位建立“一个规程、一套记录、一个追溯平台、一个承诺、一个内检员”,提高企业自律,落实企业责任。
(四)做好认证产品的宣传推介和市场开拓。坚持以品牌拓市场,以市场促生产,发挥有形市场对产业的拉动作用,提升品牌美誉度。一是加大“三品一标”宣传力度。通过报刊、电视等各类媒体和会议、展销以及印发资料、咨询等多种形式,宣传、普及“三品”知识,营造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二是开展各种推介活动。积极组织参加各种展会,充分利用展览交易会、对接会、推介会等多种形式,宣传“三品一标”发展成果,拓展消费市场,培育市场品牌。三是发展“三品一标”营销网络。支持各地建立“三品一标”物流配送中心、发展专业性“三品一标”流通营销企业、直销连锁超市,构建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三品一标”营销网络。
四、主要活动
(一)4月,制定“三品一标”品牌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二)5-6月,举办全省检查员、监管员培训班,启动全省“三品一标”企业内检员培训和“三品一标”生产规程宣贯活动;
(三)5-8月,配合农业部开展认证工作质量督导检查;
(四)7-10月,对重点地区、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开展获证产品专项检查;
(五)5-12月,开展“三品一标”专项抽检、“三品”例行监测;
(六)9-11月,组织获证单位参加2012年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展示“三品一标”成果;
(七)12月,对全年“三品一标”品牌提升行动进行总结。
五、组织措施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各级农业部门要充分认识“三品一标”品牌提升行动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把“三品一标”品牌提升行动列为重点工作,切实加强领导,统筹协调推进。
(二)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各级农业部门要按照我委统一部署,根据各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突出重点活动,明确工作进度和时间,落实分工和保证措施,确保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三)加强宣传和信息报送。各级农业部门要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及时宣传报道行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和重大成效,加强正面宣传和引导。请各市于5月10日前将实施方案报省农委质监处,并从5月份开始,每月25日前报送一次进展情况。联系电话、传真:0551-2666769,邮箱:ahncpzljg@126.com,同时报送省绿色食品办公室和省农业生态环境总站。
转载保留网址链接http://www.gjzjsb.com/2012/0510/3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