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勒农村金融发展线路图-专家解读金融服务三农"新政"

2014-04-23 09:45:45 来源:

中咨国业工程规划设计(北京)有限公司 国家级科研单位控股企业 国家甲级工程咨询资质 (专业编制可研报告、节能评估报告、产业发展规划、资金申请报告),咨询电话:400-001-2230

国务院办公厅最新发布《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一些专家22日表示,作为较完整勾勒未来一段时间农村金融发展的文件,此次《意见》出台,从宏观层面对农村金融做了架构布局,也规划了具体实施的线路图。

    改革助力服务重心下沉

    《意见》指出,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稳妥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更好地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同时明确,省联社要加快淡出行政管理,强化服务功能,优化协调指导,整合放大服务“三农”的能力。

    “此次提出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机制改革的一些具体措施,与一直以来提倡的服务重心下沉保持一致。”中国人民大学农村经济与金融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马九杰说。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认为,农村金融机构管理体制一直是农村金融面临的难题。此次《意见》涉及机构改革的部分,给未来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定下了大致的框架。

    “明确机构改革路径,有助于放开农村金融机构手脚、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管理与经营机制完善。”曾刚说,随着金融机构活跃,对当地实体经济将会起到促进作用。

    不过,马九杰也提出,农村金融机构如何做到差异化、特色化服务,还需要在实践中总结。随着民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金融租赁公司、村镇银行等发展壮大,会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解决农村长期资金短缺问题。

    普惠金融反哺实体经济

    “和十多年前相比,金融对于‘三农’的支持已经有了很大飞跃。但是,农村金融机构覆盖低、农村金融服务供求不平衡、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不充分的局面依然存在,城乡金融服务差别明显。”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杜晓山说。

    《意见》提出,从优化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布局、推动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加大金融扶贫力度三方面,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是重要的政策目标。”马九杰说,以机构网点布局为例,在以家庭为参与主体的农村地区,农村金融需要服务的对象小且分散,亟须用基层网点进行对接。

    与此同时,《意见》明确提出要从拓展资金来源、强化政策引导和完善信贷机制三方面,引导加大涉农资金投放。

    对此,杜晓山认为,尽管银行业经历了从逃离农村到回归农村、增加覆盖的过程,但受当地居民储蓄习惯和金融生态环境来看,目前仍存在中西部地区吸收存款外流至东部等地区,没有起到反哺当地、带动当地实体经济发展的目的。

    “随着监管层对一定比例存款投放当地、提高涉农贷款比例等多项指标的重视,并逐步纳入评估体系,将防止大量资金外流到农村以外地区、外行业,从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对农业、农村的金融支持。”马九杰说。

    产业链金融模式将成重要抓手

    《意见》提出,创新农村金融产品。推广产业链金融模式;创新和推广专营机构、信贷工厂等服务模式。

    对此,马九杰认为,随着农业现代化推进,产业链上下游主体联系将日趋紧密,产业链金融模式将成为服务“三农”的重要抓手。

    “很多小农户、边远的农户,从银行获取资金的难度非常大,缺乏抵押金,缺乏担保品,难以直接从银行获取贷款。而通过产业链金融模式,生产者、组织者、加工商、流通商、销售商以供应链融资的方式获得资金支持,在更好保证产品质量的情况下,避免了现在小而散的农民市场认可度比较差的情况,分散小农户的贷款难。”马九杰说。

分享到:
转载保留网址链接http://www.gjzjsb.com/2014/0423/4411.html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

首页 | 关于我们 | 业务范围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版权声明 ||最新文件

Copy © 国家资金申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农业科学院信息楼 一楼    联系电话: 010 - 62136011      Email: gjzjsb@163.com
主办单位: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林业生态旅游工作委员会   承办单位:中咨国业规划设计中心(北京)有限公司,中国家庭农场(国际)联盟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单位 通用网址:国家资金申报网 版权所有:国家资金申报网
 

本站关键字: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京ICP证11098788号